谈到教育,有一个名词是始终贯穿于教育政策始终的,那便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政策中要求需将此根本任务贯彻落实于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可惜在目前一些功利化教育目标的激励下,一些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的是完成功利性的教育,而忽视了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立德”。而这种现在在高等教育阶段,反而愈加的凸显,事实上从进入到高等教育行列后,在思想道德领域倾入的心血是高于其他阶段。
我们实际正把功利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我始终觉得在自己没有活明白的情况下,所谓教导和指导他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虽然在我整个职业过程中会将一些我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念输出给同学们,但实际上在整个教育带着很大功利性的背景下,单纯从课堂教学其他方面去开展这一方面的教育效果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带有一些随机性,课堂教学虽然在接触时间上相对较长,但是实际上能获得的效果也并不出色。反而是功利性质的引导贯穿了整个教育的全过程。
从小学到高中,学习的目的即是分数,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义务教育的综合素质培育活动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但在过去的历史时期中唯分数论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孩子学习的唯一评价指标。即使在当下素质教育不断推行的背景下,所谓的各种“特长班”最终的结果是考级,是家长培养孩子“综合竞争能力”的又一辅助,实际上在将找到一份“光鲜亮丽”收入不菲的工作为最终目的作为子女教育的根本目标的背景下,势必会造成把功利教育贯彻落实于家庭教育的全过程之中。而整个观念也将深深植入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主观目的之中。当这个目标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实现,或者说进入到高等教育阶段后,这个观念被各种其他观念冲淡后,就会造成目标的丧失,而受教育者本身在这个过程中并未形成自主寻找目标的技能,这便出现了“大学生空心病”群体日益增长。
而这种以功利的结果为导向的价值观也逐渐深入在高等教育的各个过程中,参加活动需以“加综测”为结果;承办学生活动需以获奖为结果;各种评价育人指标被量化,过程评价被忽略,只留下了结果评价,越来越多的教育活动必须被赋予显而易见的有利于学生自身实际利益作为交换对价以换取学生的参与。
在各种指标被量化的过程中,实际上被量化的确是受教育者的整个高等教育阶段,造就了一群为达到利己后果而不择手段学生。
功利教育背景下利己主义者的形成
在这种功利教育贯穿教育过程本身的背景下,受教育者理所应当的将自身利益作为指导自己活动的唯一指标 ,更有甚者甚至将远期利益看作是PUA,前文中有将一位七周都没有去上课的同学例子,在他的思想观念里面,上不上课不太重要,只要自己达到最终“过了这门课”的目的便足够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在我对他进行谈话和警戒教育后,仍旧没有去上刑法课,依造上述逻辑来看,应该是这门课这学期注定会挂掉,那更没有必要去上了。也有同学将个人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看作是老师忽悠同学干活的手段。
物质的极大丰富,造就了九五后、零零后很大一批学生在整个受教育阶段,付出是少于回报,即付出一定是有回报甚至是多倍的回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培育出部分学生“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思想。在学生受教育的整个阶段,无论是社会和家庭都付出了一定成本,现在看来这些成本并不是越高越好。
事实上,他们在这个阶段也正是“拔节育穗”的阶段,出现价值观的不成熟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在这个阶段下功夫去教育引导或许会有一定好的结果出现。但往往到了研究生阶段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体现的更为淋漓尽致,很多研究生更为计较他们的时间成本,事实上能够升入研究生阶段的毕竟在高等教育阶段不多,但是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更加将利己主义贯彻始终。经常能够听到“我管不了其他人,我必须保障我自己的利益。”,那学院这样决定损害了我的利益,期待利益也是利益。集中体现在奖学金评定阶段,一部分学生甚至在奖学金未评定完,当然的认为他们一定是必须获得奖学金。在这种预设结果的影响下,一些同学的辩驳理由便开始不着边际。
在我负责奖学金工作的第一年,部分学生的观点提出可谓是将狭隘和自私不加掩饰。在处理宿舍矛盾中也有集中体现,例如不管同宿舍舍友怎样,我必须要怎样怎样;她们凭什么不尊重我、我也有自尊的啊(此时的语境是该生并未先尊重他人,获得尊重的前提是尊重他人)。
也许突出过程评价是解决之道
育人观念和育人传统已经有了悠久历史,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思潮也在不断多元化,功利性的评价指标也不再是评价一个人的全部,社会观念也具有了更多的包容性,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转变观念呢。
日益增长的心理问题群里和功利教育的关联也是相当之密切~
以上内容纯属本人结合所见的思考,缺乏数据支撑和调研作为依据,看官可自行判断,所言或有失偏颇,见谅~
👍
💖
💯
💦
😄
🪙
👍
💖
💯
💦
😄
🪙
博主
Terrence @苏三州👍
💖
💯
💦
😄
🪙